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四
201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模擬試題及答案四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0分)
二、簡答題:21~2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舉例說明,藝術批評有怎樣的功能?
答案:(1)通過對作品的分析和闡釋,評判其審美價值。金圣嘆通過對《水滸傳》的細致分析,給予極高評價。
(2)通過將批評的信息反饋給藝術家,對創(chuàng)作產生影響。馬克思、恩格斯曾以書信的方式對一些劇作家和小說家的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批評,促進了批判現實主義作品的創(chuàng)作。
(3)通過批評的開展,對藝術接受者的鑒賞活動予以影響和指導。許多藝術接受者正是通過藝術批評對作品產生了鑒賞的興趣或加深了認識,從而有助于藝術的傳播和鑒賞。
(4)通過藝術批評,協調藝術與意識形態(tài)其他領域的關系,促進社會文化的發(fā)展。魯迅等左翼人士通過尖銳深刻的藝術批評同反動文人作斗爭,領導進步文藝創(chuàng)作,對中國現代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22.藝術家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藝術家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應當包括:
(1)敏銳的感知能力。藝術家對各類事物表象和人的內心世界都有著極為敏感和細致的感知能力。
(2)豐富的想象力。指藝術家對通過感知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從而創(chuàng)作出新的審美意象的能力。這比感知能力更能代表藝術創(chuàng)作的特性。
(3)精湛的藝術技巧。藝術家必須熟練掌握某一具體藝術種類的藝術語言和專業(yè)技巧,才能夠把構思轉化為作品。
23.簡述藝術作品中表現和再現的關系。
答案:(1)再現是指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將客體世界及人物真實地呈現于作品之中。表現是指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重在表達主體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對客體世界的思考和評判。
(2)再現和表現從來都是緊密聯系的,在側重再現的藝術作品中,不可能沒有表現的因素;在側重表現的藝術作品中,也不會沒有再現的因素,其間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別。因為,再現性藝術作品同樣需要融入主體的情感和理想,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現性作品也要注重對客體世界及其規(guī)律的遵循,只不過它所表達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實。
三、作品賞析題:24~26小題,請任選其中兩小題作答。若都作答,只按前兩小題的得分計入總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要求陳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國別(或地區(qū))、時代。結合個人所學理論和審美體驗闡述作品的基本內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點和風格。
24.繪畫作品:《游春圖》
答案:(1)展子虔是我國隋代的一位貴族士大夫出身的專業(yè)畫師,曾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
展子虔的《游春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卷軸山水畫。
作為魏晉六朝中國山水畫萌芽期和后代之間的藝術傳承.《游春圖》提供了文字著作以外的畫跡明證,超越了以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草創(chuàng)階段,將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推向了一個新的時期。
(2)這是一幅充滿古典貴族的精致輝煌氣息的金碧青綠山水圖,描繪的是貴族士人在一片春山綠水之間怡然踏青泛游之景。
(3)這幅畫的特色首先在于構圖置景之境界闊大,氣字軒昂。整個畫面采用俯視法取景,青山與坡岸對峙開闔,春水自右下向左上流動,右上斜角的景物實則虛之,左下斜角的景物虛則實之,變化有法,帶來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在整個意境中,勢若奔趨的山巒無疑是畫面主旋律的呈現,而樹木的落落點綴則使山巒顯得更為峻厚。大片江水的網紋和山間繚繞浮動的白云,更像是音樂中的一片和聲,以虛襯實,使主體在豐厚之中透露出無限空靈。畫中的點景人物作為點題的描繪,雖然在整個山水氛圍中顯得那么渺小.但由于運用了襯托手法而使之顯得格外醒目,就好像是畫龍點睛一樣,一下便凸現了游春的主題。此圖的用筆和設色相當工細,采用的是勾線立骨、青綠填色的技法。在青綠重色的畫面上,還運用了泥金和白粉,并有桃杏和仕女紅裝等色彩變奏。整體畫面色彩金碧輝煌,顯得沉厚豐富而又清純。
25.舞蹈作品:芭蕾舞劇《白毛女》
答案:(1)我國經典芭蕾舞劇《自毛女》,是根據同名歌劇改編創(chuàng)作的,由著名編導胡蓉蓉、傅艾橡、程代輝等編導,嚴金萱等作曲,首演于1965年。該劇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鮮明的人物形象、濃郁的民族風格、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深受國內外廣大觀眾的歡迎,成為中國芭蕾的奠基作之一。在中國芭蕾舞劇發(fā)展史上有里程碑的作用。
(2)它保留了原作中的基本人物關系和戲劇沖突,成功地濃縮了情節(jié),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礎上,融會了豐富的中國民間舞蹈。在音樂上,《白毛女》大量吸收了華北地區(qū)的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為舞劇音樂的素材,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舞劇《白毛女》中的歌聲,使劇中人物更為鮮活而豐滿。尤其是喜兒這一角色,更是和其唱段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如喜兒的淳樸(《北風吹》)、悲慟(《哭爹》)、憤怒(《見仇人烈火燒》)和驚喜(《見親人》),扣人心弦,令觀眾為之動容。全劇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鮮明的民族風格,成功地運用了民間音樂索材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
(3)現代芭蕾舞劇《自毛女》是現代生活內容和芭蕾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在塑造人物方面,這部芭蕾舞劇以寫實與浪漫相結合的方法將劇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現。對于劇中主要人物:喜兒的純真、甜美和她變成“白毛女”后的堅韌、剛毅,大春的樸實、敦厚和參軍后的英勇、干練,以及黃世仁的陰險、毒辣都刻畫得非常鮮明、生動?!栋酌肥?ldquo;洋為中用”更深層次的實踐,以其獨有的中國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藝術之林。26.電影作品:《林家鋪子》
答案:(1)《林家鋪子》是中國彩色故事片,由北京電影制片廠在1959年出品。劇本由夏衍根據茅盾同名小說改編,水華導演,錢江攝影,主要演員有謝添、張亮等。該影片被視為第三代中國電影導演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
(2)影片描寫的是20世紀30年代浙江杭州嘉湖地區(qū)一個小鎮(zhèn)上一家商店倒閉、老板破產逃走的故事。日寇侵華后,青年學生掀起抵制日貨風潮。江南古鎮(zhèn)上的林老板賄賂鎮(zhèn)上商會會長,取得出售日貨的默許,擠垮同行,同時也受到高利貸者的盤剝和國民黨官員的敲詐,在這場大魚吃小魚的爭斗中,林家鋪子倒閉了,但卻拐走了他人的血汗錢。
(3)該片由于把主人公的個人命運同特定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結合起來,牢牢掌握林家鋪子的興衰與整個社會動亂的內在聯系,因此大大加強了林老板形象的歷史真實性,突出了影片的社會意義。影片采用散文式的結構,以點帶面、側面描寫的藝術手法揭示了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社會復雜的階級矛盾。導演水華的匠心獨運,謝添、于藍等著名演員的出色表演,使影片呈現出嚴謹而流暢的現實主義風格,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是中國現代電影史上的藝術精品,顯示出新中國電影藝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新水平。
四、論述題:27-28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7.試論述藝術創(chuàng)作心理中審美感知和審美想象的要素。
答案:(1)感知包括感覺和知覺。感覺是指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中的主觀映象,是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審美感覺是人在審美活動中的一種特殊感覺。知覺,則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對事物的綜合的、整體性的把握,審美知覺的對象不是事物的客觀物理屬性,而是事物的審美屬性。審美感覺和知覺通常是交織在一起,共同發(fā)揮作用的。
(2)審美想象是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經過有目的的組織和改造,創(chuàng)造新的藝術形象或意境的過程。審美想象是藝術家從事創(chuàng)作活動以及獲得審美經驗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為再造性想象(知覺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想象,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活動主要依靠創(chuàng)造性想象。
(3)審美想象的特征是:
①審美想象離不開表象記憶。
②審美想象是積極的、能動的和創(chuàng)造性的。
③審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邏輯和情感的邏輯。
(4)審美聯想是指審美主體由當前所感知的事物引發(fā)而想起有關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想象和聯想有著密切的聯系,聯想往往能激發(fā)藝術家的想象。想象與聯想可以相互交叉與融合。
28.讀下面這段話,分析它揭示的是藝術活動中的什么現象。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傊庠诠P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
——板橋題畫
答案:這段話形象地描述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
(1)藝術體驗。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準備階段。
它是創(chuàng)作主體在審美經驗的基礎上,充分調動情感、想象、聯想等心理要素,對特定的審美對象進行審視、體味和理解的過程。藝術體驗通常包含三個部分:
①材料的儲備和審美經驗的積累。
②審美發(fā)現和審美領悟的發(fā)生。
③創(chuàng)造欲望的萌動及動機的生成。
(2)藝術構思。是指藝術創(chuàng)作者在藝術體驗的基礎上,以特定的創(chuàng)作動機為引導,通過各種心理活動和特定藝術思維方式,對原始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組合,在頭腦中形成藝術意象的過程。
藝術意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者在構思的過程中,將主體的審美情感、審美認識與把握到的客觀審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藝術表現方式和語言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體觀念中的藝術形象或情境。
(3)藝術表現是指藝術創(chuàng)作者選擇并運用特定的藝術語言,將自己的藝術構思中已經基本形成的藝術意象最終呈現為物態(tài)的存在,使之成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或藝術情境。
鄭板橋畫竹的經歷先是“眼中之竹”,只見煙光、日影、露氣都浮動于竹子的疏枝密葉之間,這種獨特的審美體驗使畫家產生了創(chuàng)作沖動,“胸中勃勃,遂有畫意”。于是在構思中出現了“胸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最終物化為“手中之竹”。“胸中之竹”是經過加工得到的審美意象,不同于真實的“眼中之竹”。在創(chuàng)作“手中之竹”時,藝術內涵得到深化,因此又不同于構思階段的“胸中之竹”。
相關推薦:
熱點關注: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2025年上半年漢江師范學院成教畢業(yè)申報工作通知
- 2025年6月武漢科技大學成考學位申報工作重要通知
- 2025年華中科技大學成考高起專是什么意思?一文看懂!
- 2025年華中科技大學成考本科專業(yè)可以和專科不一樣嗎?考生速看!
- 2025年華中科技大學成考適合哪些人群報考?速來了解!
- 2025年華中農業(yè)大學成考要考幾科才能過?怎么備考?
- 2025年華中農業(yè)大學成考網上報名審核需要多長時間?不通過怎么辦?
- 2025年華中農業(yè)大學成考都考什么?一年考幾次?
- 2025年華中農業(yè)大學成考有學位證嗎?速來了解!
- 2025年華中農業(yè)大學成考會計專業(yè)錄取線是多少分?考生速看!

湖北成教網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成考政策、通知、公告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