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
2013年高考報名更加嚴格
從省教育廳獲悉,從2013屆(即2013年畢業(yè))開始,湖北省普通高中(以下簡稱普高)學生的電子檔案,將成為應屆生高考報名的參照。此舉意味著,普高違規(guī)招收的學生,將無法以應屆生身份參加高考。昨日,記者特邀省示范高中教師予以解讀。
應屆生?電子檔案說了算
省教育廳稱,從2013屆開始,具有本省普通高中學籍的應屆生,每年高考報名前,由學生電子檔案自動生成取得高考預報名資格的應屆生名單。未取得預報名資格的學生,不得作為應屆生報名參加高考。
應屆生取得預報名資格的條件為:具有應屆普通高中學籍且在讀,已在網上完成4次綜合素質評價和2次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錄入,各學科模塊修習達到規(guī)定要求,取得不低于125個學分。此外,電子檔案也將成為普通高中畢業(yè)證書發(fā)放依據。
解讀:此規(guī)定意味著,普高違規(guī)招收的學生,即沒有取得普高學籍的學生,將無法以應屆生身份參加高考。此舉有利于規(guī)范省內普高招生。另外,應屆生取得的預報名資格門檻不高,在讀的在籍生以應屆生身份參考不成問題。
高考錄取參照?待條件成熟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新高考”推行后,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必須作為高校選拔的重要依據之一,這也是落實高校招生自主權,促進高校招生多元化的要求。
解讀:今年湖北省實行首屆“新高考”,由于“條件不成熟”,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未能成為高考錄取的依據,令高考改革減色不少。我國的應試教育痕跡重,當高考分數不再是唯一的錄取依據時,高中才敢將目光從分數上移開,坦然走特色之路。
混學分?報告須比對文庫
另據了解,湖北省普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學分實施網絡認證,其中研究性學習報告須通過抄襲行為認定,若文獻引用字數超過規(guī)定比例,將認定為抄襲,不能授予學分。
省教育廳還強調,要嚴處不誠信行為。嚴禁學校組織其他人員代替學生本人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嚴禁學校編造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嚴禁學校認定學生學分時作假,上述情況一經發(fā)現,除按有關規(guī)定處理外,學校將被認定為不誠信學校,并通報全省。
解讀:在省內一些普高,綜合實踐活動課未引起重視。學生請家長、“槍手”代為完成研究性學習報告現象嚴重。網絡認證,將學生的論文一一篩選,避免抄襲,是件好事。不得不承認,學生在實踐中的收獲比啃書本多得多。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