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師中學資格說課指導:中學語文秋天
湖北教師中學資格說課指導:中學語文秋天
一、說教材
1、單元及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單元第四課,屬于“關注自然”單元,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本單元選取的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優(yōu)美詩文,易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
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
《秋天》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詩不長,僅三節(jié)。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jīng)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致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
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yōu)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的預設
依據(jù)本單元本課的特點,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考慮,預設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有感情的反復朗讀并背誦全詩;
進行語言積累;
能力目標: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思想感情;
培養(yǎng)學生解讀、鑒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3、教學重、難點的預設
依據(jù)以上幾點,我預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反復吟誦,感悟詩句含義,體味詩歌清遠、閑靜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是揣摩詩歌的清麗的意象和質樸曉暢、情景交融的特色。
二、說教法
1、教學的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所以根據(jù)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fā)展水平出發(fā),我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健康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jù)與出發(fā)點。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這節(jié)課中,我盡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的目標。
3、教學方法
根據(jù)課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激發(fā)興趣法、問題導引法、討論質疑法、誦讀法。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風景圖片、使用相關的課件來輔助教學。
4、說學法
我認為教師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xiàn)葉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而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要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jù)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我按“引——讀——品——寫”進行教學。其中我把教學的重點突出在“讀、品”環(huán)節(jié);
在“寫”環(huán)節(jié)中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一)引入
著名詩人秋瑾曾在詩中詠嘆“秋風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曾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很多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這是中國古代詩人的一種典型的悲秋氣節(jié))。但是秋天也是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的和無盡甜蜜的思戀。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ǘ┳x
本環(huán)節(jié)以讀為主,使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秋”有個總體印象。
1、初讀課文,劃出文中的生字、詞。(學生齊讀)
2、錄音范讀,學生劃出朗讀節(jié)奏、分辨朗讀語氣、語調。
3、給出誦讀方案,學生分組讀與賽讀,并在學生中互評,教師給予適當?shù)墓膭睢?/p>
設計意圖:這樣就能使學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在初步掌握朗讀技巧,培養(yǎng)語感的同時,還能夠掌握精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注重了對學生智力素養(yǎng)中注意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非智力素質中的興趣與情感得以提升,鍛煉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品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組成小組,主要圍繞教師給出的三個問題討論、質疑,探究全詩。
①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xiāng)村秋景圖?(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②詩中刻畫了幾幅圖景,請分別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ń處煾鶕?jù)學生的討論發(fā)言,板書。)
③詩歌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歸結出詩文的感情并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輔助引導為輔,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詩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這實際上也是教給學生一種閱讀的方法,在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檢測了學生的思維品質,語言的歸納、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學生對詩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請學生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配樂錄音),展開想象的翅膀,看看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并把它描繪出來。這是對本課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描繪的圖景,了解到學生對詩文的理解程度,若學生理解有不足之處,教師可以自己頭腦中的圖景加以引導。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使學生感悟到詩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課教學的難點。
?。ㄋ模┭?/p>
找出你最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情感態(tài)度兩方面的語文素養(yǎng)。注重語文的語感訓練,讓學生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美的習慣。體現(xiàn)了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
?。ㄎ澹┩卣寡由欤罕容^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閱讀,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從各個方面比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閱讀的各種方法技能,同時拓展學生的視野,積累更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
(六)、布置作業(yè):
1、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2、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并做點評。
設計意圖:在積累字詞句篇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篩選、查找資料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美的洞察力,及時練習寫作是對學習的知識加以運用。
(七)板書設計:簡明扼要、突出主題,使學生一看就懂。
相關推薦: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
232025-05武漢科技大學自考不同專業(yè)需要考些什么科目?考生速看!想知道武漢科技大學自考不同專業(yè)需要考些什么科目嗎?作為備考的關鍵信息,選對科目直接影響你的拿證速度!無論你是想報行政管理還是計算機專業(yè),每個學科的考試安排都有門道。別擔心,小編整理了2025年最新版的...
-
232025-05武漢科技大學自考學位證怎么申請?都有什么流程?武漢科技大學自考學位證怎么申請?從資格條件到材料準備,從系統(tǒng)操作到證書領取,整個過程其實沒有想象中復雜。小編整理了最新版的申請指南,幫你理清所有流程細節(jié)。2025年申請季即將到來,現(xiàn)在了解這些關鍵步驟...
-
222025-05武漢科技大學自考好不好畢業(yè)?速來了解!想知道武漢科技大學自考?好不好畢業(yè)?你是不是正在糾結要不要報自考?擔心課程太難熬不過去,或者怕沒時間學習影響畢業(yè)?別慌!武漢科技大學自考以靈活的學習方式和貼心的助學服務著稱,但到底能不能順利畢業(yè),關鍵...
-
222025-052025年湖北成考招生簡章匯總同學們,又到湖北成考報名季啦!想提升學歷卻不知道從哪下手?別慌,今年的招生政策已經(jīng)陸續(xù)出爐,各大院校的招生簡章也陸續(xù)公布。無論是想專升本、高起專,還是直接沖刺高起本,小編幫你匯總2025年湖北成考的核...
-
222025-052025年武漢科技大學成考招生簡章2025年武漢科技大學成考招生簡章來啦!你是不是正發(fā)愁工作太忙沒時間備考?或者擔心自己畢業(yè)太久跟不上節(jié)奏?別著急,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這份最新招生信息吧。...
-
212025-052025年湖北醫(yī)藥學院成考招生簡章同學們注意啦!2025年湖北醫(yī)藥學院成考招生簡章來啦!作為湖北省內醫(yī)學教育的標桿院校,這里為你打開了通往職業(yè)晉升的大門。你可能擔心醫(yī)學類成考門檻高、流程復雜,別著急,接下來,用一分鐘時間,小編帶你了解...
已有1254人已成功提交信息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